秋風送爽,金桂飄香
值此金秋時節,由中國機械工程學會材料分會殘余應力專業委員會、中國機械 工程學會失效分析分會噴丸技術專業委員會及中國物理學會X射線衍射專業委員會共同舉辦的第19屆全國殘余應力學術會議暨國際殘余應力研討會于2017年10月16日至10月20日在杭州市召開。本次學術會議由溫州大學承辦,《機械工程材料》編輯部,《理化檢驗》編輯部為支持單位。
第19屆全國殘余應力學術會議暨國際殘余應力研討會簽到現場
第19屆全國殘余應力學術會議暨國際殘余應力研討會會議現場
10月17日上午8:30分,會議開幕式在專業委員會秘書長姜傳海先生的主持下展開。
姜傳海先生正在主持會議
首先:
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呂克茂先生表達了對主辦單位的感謝以及對本次大會圓滿舉辦的期許,隨后代為宣讀了殘余應力專業委員會的主任及委員、西安交大教授、西安文理學院院長徐可為先生的致辭。
徐可為先生首先表達了對于因故無法前來會議的遺憾以及對本次大會的期許,他表示,中國的殘余應力學術活動在國際上一直很有影響,并與各個產業和產品融合,其深度和廣度令國際同行都頗為稱道,而且中國近幾十年不斷發展,也為殘余應力學科的發展提供了良好的環境,相信殘余應力研究的作用和影響也會越來越顯著。最后,他對近幾年殘余應力學會工作中得到的支持以及各個同行的積極參與表達了感謝并預祝大會圓滿成功。
呂克茂先生發表致辭
隨后:
溫州大學副校長薛偉教授致歡迎辭。薛教授表達了對各位與會代表歡迎并就溫州大學目前取得的學科成果作了簡要介紹,學科研究的新生代力量正在茁壯成長。
薛偉教授致歡迎辭
臺灣應力協會理事長吳威德教授為第三位致辭的專家。吳教授幽默風趣地講述了他與殘余應力研究的不解之緣,并表達了對大會的期許,對殘余應力發展的期許。
吳威德教授致辭
巴黎第十一大學的嵇寧教授隨后致辭。嵇寧教授妙語連珠,首先簡單介紹了表達了對此次大會的極高期許,并在致辭中闡述了數據庫建立的重要性以及必要性,并表達了對數據庫建立的期望。
嵇寧教授致辭
最后:
機械工程學會材料分會總干事長胡軍先生致辭。胡軍先生首先對近年來殘余應力測試的普及以及學會工作取得的成績表示了感慨,并介紹了即將在上海舉辦的“2017年全國殘余應力測試技術培訓班”、《無損檢測》、《機械工程材料》、《理化檢驗》等相關期刊。
胡軍總干事致辭
10月17日全天報告如下:
1、西安交通大學何家文教授做《宏觀應力和微觀應力關系及作用》學術報告
2、巴黎第11大學的嵇寧教授做《增量制造試件的殘余應力分析》學術報告
3、臺灣中興大學的吳威德教授做《金屬構件的殘余應力消除與分析》學術報告
4、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的陶春虎研究員做《航空制件的失效與殘余應力》學術報告
5、溫州大學的馮愛新教授做《激光沖擊波誘導金屬薄板動態響應與殘余應力形成機制研究》學術報告
6、愛派克測試技術(上海)有限公司的潘海濱博士做《第10屆國際殘余應力會議和第13屆國際噴丸會議概況》報告
7、邯鄲市愛斯特應力技術有限公司的教授級高工呂克茂先生做《X射線應力測定方法新國標重點問題詳解》學術報告
8、東莞材料基因高等理工研究院的高建波先生做《中子衍射殘余應力分析技術及其應用》學術報告
9、中國鋼鐵股份有限公司(臺灣)的郭士綱研究員做《殘余應力技術于鋼鋁板制程的應用》學術報告
10、西北工業大學的劉道新教授做《噴丸形變強化對新型鋁合金耐蝕行為的影響》學術報告
11、北京科技大學的王沿東教授做《從材料到工程部件的多尺度應力場分級構建方法與應用》學術報告
12、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核物理與化學研究所陳波研究員做《中物院中子衍射殘余應力分析平臺與應用》學術報告
13、上海交通大學的姜傳海教授做《微區X射線應力分析技術及其工程應用》學術報告
14、北京理工大學的徐春廣教授做《殘余應力超聲無損檢測與原位調控技術》學術報告
15、東莞材料基因高等理工研究院的溫樹文教授做《殘余應力與應力工程》學術報告
16、中國科學院力學研究所的李正陽研究員做《激光相變硬化對亞共析鋼接觸疲勞性能的影響》學術報告
17、華東交通大學的何柏林教授做《焊接殘余應力的產生、影響及調控措施》學術報告
18、重慶大學的葉文海教授做《鋁合金殘余應力與調控的標準化方法表征》學術報告
19、中車戚墅堰機車車輛工藝研究所的唐亮先生做《噴丸及殘余應力技術在軌道交通齒輪等關鍵零部件中的應用》學術報告
學術報告結束后便是現場交流環節,與會人員翻閱《理化檢驗》、《無損檢測》、《機械工程材料》等相關期刊,與會代表友好交流。